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教育,从娃娃抓起。免费学前教育,牵动广大育儿家庭的关切,承载国家未来发展的考量。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到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再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一教育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稳妥有序、步步推进,正逐步从纸面落到地面、将愿景化为现实。
“减”在实处。为幼儿家庭减负,首先要对准负担重、体感强的地方。保育教育费是幼儿家庭学前教育的主要支出。着眼降低家庭育儿成本,着手减免保育教育费,便是从实际出发、抓问题关键的体现。此次政策覆盖全国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所有儿童,拿出真金白银的投入、实打实的支持,实施后将惠及上千万家庭,进一步把家庭学前教育支出减下来,更好地托举起幼有所育、幼有优育。
“办”出质量。惠民政策有实效,关键在不折不扣落实。若套用一句网络用语,相关工作务必做到“既要又要”:统筹兼顾多方利益,打通落地执行的“梗阻”,守好保育教育质量底线。比如,免保育教育费之后,幼儿园收入减少,怎样维持运转?《意见》明确将由财政部门对幼儿园予以补助。此举有助于解除后顾之忧,当务之急是科学制定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强化资金保障和使用管理等。接下来,各地还要基于发展实际,更多关注并致力解决“改革后的问题”,加紧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细化责任分工,加快制定和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加强政策衔接和制度协同。再以此为契机,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优化幼儿园办学模式,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必将助益更长远。
“惠”及更广。有人会问,为什么只免除学前一年呢?这是基于学前教育经费项目的基础性、紧迫性和财政可持续性的充分考虑。教育改革兹事体大,需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因素,做到有条不紊、量力而行。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本就是一种进取的姿态、一个渐进的过程,让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信号更为强烈,也是给育儿家庭和幼儿园吃下的一颗“定心丸”。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宜“小步快跑”。“小步”强调的是“稳”,“快跑”强调的是“进”。在“统一实施”的基础上,各省拥有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有条件的地方不妨先行探索、走快一步。譬如,因应学龄人口、师资储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变化,适时研究把免费范围扩大至中班、小班,有序拓展免费学前教育的内容内涵。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给力入园惠、入园优,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是投资于人的重要体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让育儿家庭收获“稳稳的幸福”,必能为民生福祉加码,为高质量教育助攻。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