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螃蟹所在行政区域发生日最高气温≥35℃的情况,即视为保险事故发生。”这句话出现在7月4日签出的一份保单中,对正处于高温中的养殖户而言,这无疑是保障,也是保险业的承诺。
当日,大地保险蚌埠中心支公司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万里红小龙虾养殖合作社(以下简称“万里红合作社”)签订了安徽首单商业性螃蟹养殖气象指数保险,保额64万元。
今年夏天,安徽人都在“蒸桑拿”,一度“热”上全国高温榜第一的位置,当地气温直逼40℃。
人尚可在空调房里降温,但水里的螃蟹可扛不住。偏偏七八月份是螃蟹最后一次脱壳的关键期。万里红合作社的高标准田中,蟹农们轮班监测、记录着数据,“水温28℃,溶氧量5.2mg/L,今天指标还算正常”。
回想起去年的高温,万里红合作社负责人陈之明仍心有余悸地说:“去年7月连续一周35℃以上高温,让两个池塘的螃蟹差不多都死了,直接损失20多万元。”
为提高螃蟹产出质量,万里红合作社一直坚持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种草养蟹、稻蟹共作等方式改善水质,同时配备多级增氧和深水区设计,产出的螃蟹个个膏肥黄满、肉质鲜嫩,拿到了五河螃蟹的地理标志品牌认证,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行列,价格比普通螃蟹高出近20%。
然而,即便掌握高标准的养殖技术,极端天气仍是无法摆脱的问题。为预防出现去年“惨状”,万里红合作社计划安装智能控温系统,可高昂的成本难以承担。
买不起降温设备,螃蟹“热”死了还得亏钱。怎么办?
转机出现在2025年6月。彼时,蚌埠金融监管分局向辖内支局转发了安徽金融监管局关于做好金融支持城乡融合与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通知。为落实文件要求,五河金融监管支局实地走访辖内乡村企业,调查乡村农业发展存在的金融痛点。
“调研过程中发现,像万里红合作社这样的水产养殖合作社都面临风险高、保险定损难、理赔周期长的问题,传统保险产品很难满足需求。”五河金融监管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此,该支局启动助农专项服务,联合县气象局、大地保险蚌埠中心支公司,实地走访专业合作社、召开中心座谈会,梳理螃蟹养殖全过程风险点,摸排养殖户对保险服务的核心需求点。
“螃蟹气象指数保险”由此而生。“通过预设气象阈值实现自动响应,理赔款最快3个工作日即可到账。”大地保险蚌埠中心支公司客户经理沈悦介绍,当监测温度超过35℃阈值时,系统将自动联动气象局数据,省去传统人工查勘环节。赔付金额基于县气象局观测站提供的精准数据实时计算,并直接推送至保险公司理赔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处理。本次首单落地,为合作社的100户养殖户、320亩淡水蟹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4万元。拿着刚签发的保单,螃蟹养殖大户王卫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个保险,终于可以睡个整觉,再也不用成宿盯着温度计啦。”
首单并不是唯一。据悉,五河金融监管支局持续推动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共享,实现灾害数据自动核验,将灾害数据自动核验技术融入各个保险方案中,包括葡萄、果树、温室大棚等种植业综合保险和肉牛、淡水虾、淡水鱼等养殖业综合性保险方案,成功助力五河县助农保费规模超524万元,同比增长6.62%。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章丽铃)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