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杜芳俊 鲁瑞 吴光明 王乐乐)“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雄浑呐喊尚未散尽,“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婉转清音已攀上黄土高原的褶皱。8月14日,“山水安康 大美榆林”第三届陕南陕北民歌交流展演在横山区体育运动公园火热启幕。这不仅是一场地理跨越的展演,更是两种古老歌脉在新时代的深情对话与交融新生。
陕北信天游的苍凉粗犷与陕南紫阳调的柔美清丽,在横山实现了历史性的交汇。黄土高原的雄浑风骨撞上秦巴山水的灵秀气韵,形成了民歌艺术的奇妙化学反应。
黄土放歌篇章中,《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以铿锵之音刻下黄河魂,《横山说书》以古老韵味诉说文化传承,《我唱信天游给你听》联唱则汇聚了高原的声音群像。汉水柔歌篇章中,《太阳落土又落湾》带来巴山深处的烟火气,《郎在对门唱山歌》如汉江清风拂过舞台。南北和歌篇章更见深度交融,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陕南民歌《人人都说茶山好》同台竞艳,而《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与《绫罗不织听山歌》的深情对唱,不同形式的民歌在旋律中实现了血脉相连。
这并非仅为听觉享受。在非遗传承面临挑战的今日,榆林市主动搭建陕南陕北交流平台,让信天游与紫阳民歌在碰撞中重焕生机。歌曲《可想你哩》正是陕北生活的艺术凝练,而《姐儿下河洗蒜苔》则保留了陕南风物的鲜活印记。传统民歌经过创新编配,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横山,作为这场宏大文化融合的支点,其价值远超舞台本身。当《我唱信天游给你听》的婉转与《郎在对门唱山歌》的柔情在同一片天空下唱响,观众获得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是在地理与文化的双重跨越中,触摸到中华民歌生生不息的脉络。南北民歌的汇流最终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愿景:在古老旋律与现代心跳的共鸣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昂扬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