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基础

2025-08-20 10:23:16

本网讯(记者 赵晓媛)8月19日上午,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再增新光、再添浓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延安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彦军出席发布会并作相关介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积极推行“田长制”,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实现净增加,责任制考核取得良好成绩,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资源支撑。

提高政治站位,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

坚持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制定《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耕地保护责任清单》,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领导小组会议、专题会议等,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推进工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对一体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自然资源局建立领导包抓耕地保护工作机制,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政策培训,实行耕地保护重点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对全市耕地保护、疑似图斑整改、违法用地整改和变更调查等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研判调度,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局党组成员、包县县级领导深入包抓县区开展督促指导,及时梳理耕地保护考核指标问题清单,第一时间报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推动县(市、区)扎实开展整改工作。

健全制度机制,全面夯实各级管护责任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先后制定《关于建立田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意见》《“田长+警长”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田长+院长”工作机制的意见》《延安市田长制办公室会议制度》《延安市田长制评价暂行办法》《延安市田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延安市田长制责任清单》等制度文件,为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组织各县(区、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多元化的“田长制”治理模式。

坚持协同联动,不断提升耕地保护效能

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发力,以“零容忍”和“长牙齿”的态度对待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破坏耕地违法犯罪,建立“田长+检察长+院长+警长”工作机制,常态化打击破坏耕地违法犯罪行为。发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协同配合,先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形成耕地保护整体合力,高效推进田长制各项工作落实。2018年至2023年存量违法用地问题总面积8756.95亩,已整改7226.73亩,整改率83.51%;2024年度按照部、省问责政策规定,在扣除中省重点项目、拆除复耕、已补办完善用地手续的违法用地面积后,全市违法耕地面积181.09亩,违法耕地比例为3.85%;2025年上半年,市本级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问题12起,违法占地面积217424.9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6941.59平方米,退还土地面积180375.15平方米,共计罚款1050.7071万元。同时,积极争取省市耕地保护奖励激励资金,加大政策激励鼓励,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县连续3年获得省政府通报表扬,每年奖励13个省级耕地保护工作突出乡镇各100万元,连续2年奖励13个市级耕地保护工作突出乡镇各10万元,树立起全社会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鲜明导向。

强化服务保障,打牢稳产增收坚实基础

始终把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每年度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县(市、区)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和底线任务。制定印发《关于共建共享“一张图”协同推进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意见》,不折不扣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落到见效。2024年全市实有耕地面积409.7万亩,高于下达目标任务35.77万亩;实有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86.55万亩,高于下达目标任务2.22万亩;长稳耕地面积353.1万亩,较2020年增加34.93万亩;15°以下耕地面积257.49万亩,较2020年面积增加34.82万亩,比例提高0.03个百分点。

延安市自然资源系统作为耕地保护主责部门,下一步,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县区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和底线任务。用好局领导领导包抓耕地保护工作机制,督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安排部署,统筹协同好耕地保护空间、耕地占补平衡空间、林地保护空间、国土绿化空间等四类空间,有序化解耕林园草矛盾冲突,推进空间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

进一步强化部门工作协同。持续推进耕、园、林、草、水等管理数据融合,探索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一张图”空间治理体系,推动逐步实现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目标。持续深化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做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林草地空间管理、水利建设项目布局等,推进部门间管理数据融合、管理空间协调、业务互联互通。

进一步构建耕地保护一体化联动模式。强化“人防+技防”的监管体系,引导基层田长和网格员日常巡田护田。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加强耕地日常监测,自然资源部门严格落实“四早”机制,对耕地“非农化”问题及时处置;农业农村部门对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和耕地撂荒问题进行稳妥整改,稳步构建早发现、早预警、早整改、早变更、全年保的工作模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