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中金融监管分局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足区域实际精准施策、靠前发力,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聚焦小微企业、乡村振兴、脱贫人口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需求,深化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有效激活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可得性和适配性。
聚焦小微纾困,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扩量降本,信贷投放持续加力。引导机构持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提升效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3.73%,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9.51%,平均利率3.84%,较年初下降0.58个百分点,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强劲动力。
走访做实,融资协调深入落地。建立五项机制,指导各县区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目标主体417990户,覆盖率100%;向28074户企业投放贷款117.19亿元,获贷率97.32%;无还本续贷余额同比增长448.40%。
搭桥引线,银企对接成效显著。联合多部门举办融资对接会6场,并指导县区工作专班和银行机构多层次开展对接宣传活动,市县累计开展60余场,参会企业达900余人次,进一步畅通政银企信息,实现“资金找企业”的精准匹配。
深耕三农领域,金融活水润农兴村
信贷下沉,涉农投放稳步增长。通过政策指导、考核评价、督导调研等多种方式推动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涉农贷款余额增幅4.45%,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75%。
链上发力,产品服务精准适配。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推广“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深化“一县一业”场景建设,创新推出城固元胡贷、镇巴腊肉贷、留坝乡村旅游贷、略阳乌鸡险、洋县稻香贷等信贷保险产品,将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三农”的每一个“前端”和“末梢”。
便民提质,服务触角不断延伸。鼓励大型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推动地方法人机构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在重点帮扶县新设保险机构2个,乡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让农民“指尖操作”即可享受便捷服务。
强化保险保障,筑牢风险防护屏障
扩大覆盖,农业保险扩面增品。联合市财政局等六部门制定全辖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保险种类涵盖种植养殖领域,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保险全覆盖。农业保险为48.56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风险保障金额同比增长2.96%;赔付农户3.52万户次。
创新产品,精准适配农业需求。积极推动食用菌收入保险、露地蔬菜完全成本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地方优势特色及创新型农险发展,优势特色农险品种达19个,渔业收入保险试点成功落地实施,帮助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专项应对,旱情理赔高效落地。指导农险承保机构做好抗旱保农工作,优化定损理赔流程,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查勘等技术,实现部分险种“一键报案、快速理赔”。截至目前,已理赔旱情报案995件,救灾理赔工作“加速度”“有温度”。
紧盯脱贫群体,小额信贷稳基固本
精准滴灌,贷款投放应贷尽贷。压实县(区)、乡镇、村“三级责任”,常态化开展需求摸排和宣传引导,小额信贷覆盖面持续扩大,存量和新增居全省第二位,支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5.30万户。
政策落地,贴息支持及时到位。累计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9645户次贷款贴息,全额覆盖符合条件的贷款主体,切实降低还款压力。
防控并举,风险水平总体可控。实行风险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对还款困难农户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纾困,通过精准投放、加强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作用,逾期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
下一步,汉中金融监管分局将持续深化金融为民理念,继续秉持服务三农、小微的初心不改,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走上“快车道”,用心用情用力谱写普惠金融发展新篇章,为推动汉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