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再保在京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国再保总裁庄乾志带领管理团队介绍上半年经营业绩情况,并与投资者及媒体互动。据介绍,上半年,中国再保坚持“稳中求进、价值提升”基调,贯彻“发展有规模、承保增效益、投资要稳健”经营理念,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凸显。
各板块综合偿付能力充足
上半年,中国再保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同比增长3.4%;保险服务收入510.56亿元;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同比增长9%;年化权益净利率(ROE)为11.75%;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
在财产再保险板块,中国再保境内业务着力巩固主渠道地位,境外业务稳妥应对巨灾损失冲击等挑战,实现净利润23.38亿元。以国际同业口径计算,境内业务综合成本率为95.83%,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为86.95%。
在人身再保险板块,中国再保强化保障型、储蓄型和财务再保险三大业务线贯通发展,实现净利润28.53亿元,同比增长13.6%,保障型业务综合成本率保持较好水平。
在财产险直保板块,中国再保贯彻效益经营理念,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80%;以国际同业口径计算,综合成本率为96.99%,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上半年,中国再保各板块综合偿付能力充足:中再产险226%,中再寿险208%,大地保险286%。中国再保保持标普全球评级“A”、贝氏评级“A(优秀)”,评级展望稳定。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新作为
上半年,中国再保依托承保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人才优势,为分散经济社会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充分发挥再保险功能作用。作为首席再保人,中国再保签订全国首个服务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惠保”再保合约;参与全国首个药品研发中试共保体建设;落地全国首个面向低空运营管理方的责任险产品。
二是支持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再保成立气候风险研究中心,上线中国巨灾风险地图,支持政府灾害应急管理;在河北、湖北、陕西落地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项目。
三是助力养老金融和普惠金融。中国再保首创服务给付型长护险,将护理服务嵌入保险产品;在27个省市落地129个政府健康险项目,服务人群近1.3亿;合计服务中小微企业489万家。
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再保发挥上海(长三角)协同发展工作组作用,全力支持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工作组,发布首款大湾区跨境医疗险产品。
擘画“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庄乾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中国再保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价值提升”基调,加快推进改革发展,各项指标总体向好。
庄乾志指出,“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再保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已经召开,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成立了8个专项课题组,聚焦“十五五”发展重要领域组织系统内外部调研、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总体而言,‘十五五’期间,中国再保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稳中求进、价值提升’基调,充分发挥再保险国家队主力军作用,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质效,在把握功能定位、服务国家大局、践行使命担当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庄乾志说。
具体来看,一是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中国再保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和竞争优势,以一流党建驱动一流企业建设。二是保持战略定力,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加速推进集团数字化、全球化,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化改革创新,以落实中国再保“改革十条”为突破口,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四是聚焦经营提质增效,着力优化经营管理机制,强化精细化管理与穿透式管控,完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针对桥社最新五年规划,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桥社将继续发挥其拓展国际业务的“主力军”作用和自身经营优势,在符合整体战略要求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力争成为中国再保实现“世界一流”的先头部队。桥社将继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灵活应对细分市场周期变化,创新并扩大产品线,在风险可控、承保有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实现合理的保费增速和较理想的综合成本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谭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