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融合促普惠保险更好发展

2025-09-03 14:24:21 作者:谭乐之

20250903110831338-72-f24d9.jpg

作为守护民生福祉、优化社会风险结构的重要力量,普惠保险发展并非在唱“独角戏”。有观点认为,唯有深度融合“三力”(即政府引导力、商业创新力、科技驱动力),才能破解普惠保险“覆盖面窄、成本高、可持续性弱”难题,真正实现“普”与“惠”的平衡。

政府引导力为行业突破瓶颈、夯实基础提供关键支撑,在营造政策环境、搭建合作框架方面具有核心作用。小鲸向海保险代理总经理孟繁锦指出,商业机构在推进普惠保险时常面临医院理赔限制、职业类别混乱等“硬骨头”,而这些恰恰需要政府协调破解。元保集团副总裁兼总精算师张利凯认为,医保部门等官方机构的背书能有效降低公众对普惠保险的信任成本,这种“软”支持往往比直接补贴更具长效价值。

商业创新力凭借市场化运作与产品创新,让普惠服务真正触达需求群体。从行业实践来看,头部险企与创新机构已探索出多元路径,比如,平安产险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小微企业保险、农业保险纳入考核体系,以“自上而下”的机制保障普惠战略落地。太保寿险制定普惠保险专项规划,推出“丽人保”“家安芯”“守护记忆”等创新产品,2024年普惠保险服务近两亿人次。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创新力的核心在于“可持续”。普惠保险需遵循风险分级定价规律,避免“老少同价”“带病同价”,唯有确保参与方盈利,才能避免行业陷入“公益依赖”的困境。

科技驱动力通过降本、提效、扩面,助力行业破解“不可能三角”难题。平安产险通过二维码投保简化流程,持续扩大小微群体覆盖面;元保集团通过互联网触达脉冲式需求,用大数据优化风险管理,AI客服降低运营成本;小鲸向海保险代理搭建小程序、部署AI,提升服务精准度……当前,普惠保险进入科技驱动新阶段,无人机查勘、物联网风控、大数据定价等技术不仅能降低商业机构运营成本,还能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为产品创新提供支撑。

当然,“三力”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行业仍需直面“死亡螺旋”“不可能三角”等现实挑战,普惠保险发展平衡难题需要“三力”进一步协同破局。当“1+1+1>3”的合力形成,普惠保险将更快成为覆盖全民、适配多元需求的“新型基础设施”。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谭乐之)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