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行情太好了,现在短剧就缺老太太,你们的生活经验就是演技”“六七十岁的长辈演员严重紧缺。有剧组为寻‘霸总爹’开出日薪5000元”……近段时间,各大社交平台不断推送着类似内容——视频里,主讲人情绪饱满,极力渲染退休后投身短剧拍摄的种种“好处”。
在短剧热的当下,这类消息不断撩拨着有时间、有梦想的银发族。他们真的成了短剧热潮中的新“资源”吗?对于“日薪5000元招霸总爹”的新闻,有业内人士称,竖屏短剧稍微出色点的女主,日薪也就8000元左右。5000元招“爹”?要么是噱头,要么就是配合某些高价培训班做的营销。
所谓“高薪招演员”,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现实中,当老人被“高薪”吸引咨询时,培训机构往往会先以“形象符合”“潜力十足”稳住对方,再转而抛出“需先参加演技培训”的要求。从几千元的基础班到上万元的“进阶课”,费用层层叠加,却从未明确承诺“培训后必能接戏”。等到老人交完钱、学完课,要么被以“演技不达标”为由拒绝推荐剧组,要么只能接到几句台词、日薪几百元的龙套角色,与最初承诺的“日薪5000元”相去甚远。所谓的“银发演员梦”,最终沦为培训机构收割退休金的工具。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骗局精准抓住了银发群体的心理弱点。一方面,退休老人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渴望通过新事物实现自我价值,“当演员”既新鲜又能获得情感满足;另一方面,部分老人对短视频平台的营销话术缺乏辨别力,对“短剧行业高薪”的认知停留在宣传层面,容易被虚假承诺迷惑。而培训机构正是利用这份期待与信任,用“低门槛、高回报”的幻象,让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陷入“花钱追梦”的困境,不仅损失了养老钱,更可能因希望落空产生心理落差。
要守护银发族的养老钱与演员梦,需要多方合力破局。对监管部门而言,应加强对短剧培训行业的排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引流、高价培训圈钱的违法行为,曝光典型骗局,形成震慑;对社交平台来说,需压实内容审核责任,下架夸大其词的招聘宣传,阻断骗局传播渠道;对子女和社区而言,要多与老人沟通,科普此类诈骗套路,帮助老人建立理性认知——告诉他们没有不劳而获的高薪,也没有无需门槛的演员梦。
短剧行业的火热本应催生健康的生态,而非滋生收割老人的骗局。当“日薪5000元”的泡沫被戳破,我们更该关注:如何让银发群体的晚年生活既充实又安心,如何让每一份“退休梦想”都不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唯有斩断骗局链条,才能让真正的兴趣与价值落地,而非让“坑了爸妈”的闹剧反复上演。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