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部分水利工作站违规增加经营服务性收费事件,这一事件的起因是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农村水表换装费用不一、差距较大等问题,引起了定西市纪委监委的注意。而看似很小的水表收费问题,却暴露了基层“微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失范的情况。
越权定价,转嫁运营成本……部分水利工作站除了收取水表成本费外,还收取各种附加费用,甚至连水表从镇上运到村里的运费也悄悄加到了农民的账单里,美其名曰是经营性服务行为的“合理收益”。但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将公共服务异化为了“经营行为”,是基层“微权力”因缺乏有效监管而被滥用的体现。
要探究基层水利工作站为什么会出现违纪问题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第一点在于水利工作站本身只是想方设法地“创收”,而没有将着力点放在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上。于是出现了未走定价程序而先收费、制定的收费标准不一、工作态度随意等问题;第二点在于存在监管漏洞。一方面区水务局对站点自行定价放任默许,没有起到统一规范收费标准的作用,另一方面上级监督部门与基层存在一定距离,信息获取存在滞后性,无法迅速作出反应。
农村水表更换收费不一这一问题,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的是会让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除此之外,基层“微权力”运行失范还可能会传播不良风气,影响政府治理体系的稳定运行。
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微权力”应该被合理运用。在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的过程中,民众可以积极参与监督,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应树立维权意识,向有关部门反映,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政府应该承担起整治水利工作站违规收费问题的责任,除了已经施行的编写服务事项、规范收费标准等措施,还要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让基层“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水表收费看似事小,实则是关乎民众生计的大事。基层“微权力”虽然只在基层,但却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存在,更应该引起重视。唯有规范“微权力”的运行,才能够赢得人民的满意,为切实保障民生筑牢坚实根基。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