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家住安康市白河县城区的周大妈握着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 “暖心堡垒” 党支部小陈的手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了!你们上门帮我激活社保卡,还教我用手机银行,太贴心了!” 这温情一幕,正是该支部以党建赋能金融服务、践行 “金融为民” 初心的生动缩影。

作为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设在城关支行的联合党支部,“暖心堡垒” 党支部由城关、人民路、狮子山等4个支行组成,4名党员拧成 “一股绳”,以 “暖心” 为核心竞争力,构建 “服务暖人、行动暖心、共建暖情” 工作体系,将党建深度融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凭借卓越的党建工作与业务成绩,该支部先后斩获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先进党支部”“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等荣誉,更连续四年蝉联全行经营业绩考核榜首,成为县域金融服务领域当之无愧的 “红色标杆”。

“五微” 服务破难题,细节里藏温度
面对城区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暖心堡垒” 党支部创新提炼出 “五微” 服务法,把暖心服务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在营业网点,柜员主动 “微弯腰”,与客户平视沟通,双手递接业务资料,用细微动作传递对客户的尊重;当老年客户办理业务输入密码时,大堂经理会适时 “微转身”,贴心守护客户隐私;每一笔业务办结后,工作人员都会进行 “微提醒”,告知客户账户安全注意事项、后续业务办理流程等,为客户筑牢金融风险防线。
针对老年群体面临的 “数字鸿沟” 问题,支部党员主动用方言开展 “一对一”“微陪伴” 服务,手把手教老年客户使用智能柜员机、手机银行等便捷金融工具,帮助他们轻松享受数字化金融服务。在党员们的努力下,网点智能机具使用率大幅提升 34%。此外,对于重病卧床、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党支部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背夹设备提供 “微帮扶” 服务,将银行柜台 “搬” 到居民院落、客户家中,真正实现 “特殊需求有人管,贴心服务送上门”。

服务下沉零距离,急难处显担当
打破 “坐等上门” 的传统服务模式,“暖心堡垒” 党支部主动转变思路,让金融服务 “跑” 起来,深入群众身边解决实际难题。支部推行 “群众吹哨、党员报到” 机制,迅速组建 “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定期携带专业金融工具,走进周边社区、菜市场及沿街商铺,为商户、摊贩提供残损币及小面额人民币 “上门兑换” 服务。据统计,服务队每月平均处理零钱短缺、残损币兑换、老人缴费难等群众诉求 50 余件,切实解决了群众的 “急难愁盼” 问题。
在重要时间节点,党支部更是积极行动,彰显金融担当。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期间,支部联合社区开展 “金融慰问” 活动,将反诈骗、反洗钱等金融知识融入节日氛围,通过趣味问答、案例讲解等形式,让群众在欢乐过节的同时,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高考期间,支部组建 “高考护航志愿服务队”,在考点周边设立服务点,为考生和家长免费提供饮用水、文具、休息场所等服务,用实际行动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汛期来临时,支部党员干部争当 “逆行者”,主动投身防汛救灾工作,以 “战时状态” 坚守岗位,保障金融服务稳定运行,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共建共享聚合力,金融活水润实体
“暖心堡垒” 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社区治理、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将金融服务嵌入社区治理网格,绘就 “共建同心圆”。为提升群众反诈意识,支部选拔业务骨干组建 “反诈轻骑兵”,利用晚间、周末等群众闲暇时间,在社区开设 “移动讲堂”,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真实诈骗案例,揭示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防范技巧。同时,“反诈轻骑兵” 还联合社区网格员开展 “敲门宣传” 活动,逐户向居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每月发放手册超 6000 份,有效筑牢了社区反诈 “安全网”。

为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党支部开展 “扫街寻需” 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对城区事业单位职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进行 “地毯式” 摸排,并详细记录企业经营状况、资金需求等信息,为商户建立 “一店一档”。根据摸排情况,支部精准推送 “经营贷” 极速审批、收款码办理等个性化金融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融资慢问题。截至目前,支部已累计为 945 户商户办理收款码,为 2870 户市场主体授信,投放实体贷款 9537 万元,让金融 “活水” 源源不断地滋养城乡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暖心堡垒” 党支部不仅成为客户信赖的 “服务高地”,更成为陕西农信白河农商银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 “示范样板”。未来,支部将继续以 “初心” 守民心、以 “暖心” 优服务、以 “恒心” 促共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让党旗在金融服务一线高高飘扬,为推动县域金融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文/吴晓丽 编辑/陈国伟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