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网约车“一口价”只是第一步

2025-10-13 20:51:27 作者:付迎红

近日,多地出台政策,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而在此前,江西鹰潭、河南开封、广东清远等多地也相继出台类似政策,禁止平台以“一口价”模式强制司机接单,治理无序低价竞争行为。

网约车平台降低抽成:4月6日起,抽成降低为15%__财经头条

所谓网约车“一口价”模式,是指乘客在输入起讫点后,系统在该行程起讫点、路线确定的前提下,所见价格即为结算运营价格(区别于预估价模式)的出价模式。客观而言,由于价格便宜和预期可控,“一口价”对乘客有很大吸引力。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一口价”模式更是平台获取流量、抢占市场份额的一大利器,尤其在平峰期,有助于平台“削峰填谷”,提高整体订单密度和运力利用效率。

可问题在于,网约车市场的参与主体不只有平台和乘客,还包括700余万司机群体。对于司机而言,“一口价”订单往往意味着收入与付出的失衡。很多司机抱怨挣钱越来越难,“‘一口价’的单子比正常单价低,而且不给司机跑单时长费。”在出行平峰期,平台通过锁定低价提前锁定客源,而波动的路况成本、时间成本却转嫁给了司机。当司机的收入与时间成本严重倒挂时,可能会催生一些消极行为,部分司机甚至会通过“磨洋工”式驾驶或服务水平降级来降低运营成本,这最终损害的是乘客的体验和行业的服务质量。多地叫停“一口价”,正是要斩断平台“内卷式”路径依赖,促使其从低价竞争模式的泥潭中抽身。

从长远来看,要规范网约车无序低价竞争,叫停“一口价”特惠订单只是第一步,核心仍是平衡乘客、司机、平台等各方利益。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在于构建透明、合理的长期定价与抽佣机制。在这方面,平台应积极主动向司机和消费者公示计价规则、抽佣比例及其具体构成,包括基础里程费、预估时长费、平台信息服务费等,让司机明明白白知道每一单的收益来源,也让乘客理解自己所支付费用的去向。

再者,不妨考虑建立协商与共治机制。有必要通过行政干预设定合理框架,帮助平台与司乘三方畅通交流机制,提升司乘群体的话语权和博弈能力,让平台设定规则时能权衡多方主体的权益。比如平台在制定或调整“一口价”等重要规则时,鼓励司乘代表参与协商,并建立反馈和异议渠道。

说到底,“价格战”并非长远之计,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也不该滑向零和博弈的局面。只有拿捏好效率与公平的尺度,充分保障各市场主体基本权益,网约车行业才能实现公平、有序、可持续发展,最终惠及所有市场参与者。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