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更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稳增长”成为2025年中国经济的年度关键词时,西部工业走廊上的宝鸡市渭滨区,却交出一份颇具思辨色彩的答卷。近年来,宝鸡市渭滨区锚定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区委金融办统筹区财政局、工信局、发改局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引活水、疏堵点、强循环,让每一滴资本甘霖精准渗入产业链、民生网、乡村田。执金融之笔,蘸创新之墨,一幅金融与经济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渭滨长卷”,正在秦岭渭水间徐徐铺展。
政府“搭台”:筑牢金融支持“强支撑”
渭滨区财政局以政策导向为抓手,通过完善担保体系、推动普惠保险、助力基金招商等举措,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搭建坚实平台。截至2025年7月,区财政累计向宝鸡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资1300万元,带动该公司为辖区47户中小企业发放担保贷款1.62亿元,在保金额达4.97亿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门槛。
在农业风险保障方面,该区遴选中国人寿财险、中国人保财险2家机构承接政策性农业保险,上半年承保小麦、猕猴桃等7个品类4711亩,同步推进受灾农户理赔,为农户复产注入“强心剂”。基金招商领域,依托陕西渭滨政融创业投资基金,已提供9条优质招商线索,推动西安精谐科技在宝鸡设立子公司,完成1500万元投资,2025年8月已正式投产。
同时,渭滨区积极推进世界银行贷款城乡塑料垃圾减量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其中申请世行贷款8448万元,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为区域生态环保项目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银行“唱戏”:精准滴灌产业“主赛道”
引导驻区银行机构聚焦渭滨区“15513”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科技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形成“龙头带动、链条延伸、普惠覆盖”的服务格局。
制造业金融服务持续深化。建行宝鸡分行针对钛及新材料、输变电装备等产业链推出“脱核链贷”,已为上游企业投放2.7亿元;工行宝鸡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42.19亿元,净增8.83亿元,重点支持秦川机床、中铁宝桥等企业发展。渭滨农商银行则以“一链一行”模式,向钛产业链、传感器产业园授信30亿元,累计提供15亿元信贷支持,带动116家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科技金融创新成果显著。区工信局联合建行宝鸡分行设立1000万元重点产业链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截至2025年上半年,先后为烽火电子、宝钛股份等31家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2.99亿元;全区8家金融机构累计向科技型企业新增贷款14.29亿元,其中浦发银行、渭滨农商行分别投放5.42亿元、3.03亿元,有效破解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难题。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覆盖扩面。渭滨农商银行依托361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实现68个行政村服务全覆盖,累计代发民生补贴6.9亿元,惠及10万人次;全区累计发放农村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682笔、5604万元,创建信用镇1个、信用村49个,连续两年获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指数“优秀”评价。
民营“赋能”: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
渭滨区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指引,通过政策工具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政策支持方面,该区引导银行机构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提高无还本续贷覆盖面,并全面落实金融机构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从而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区普惠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工行宝鸡分行普惠贷款余额21.8亿元,净增5.4亿元;渭滨农商银行通过“秦V贷·秦增信”平台整合数据资源,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同时,该区推进“群长+链长+行长+院长”机制,为重点产业链制定专项金融政策,上半年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超10场,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授信15.6亿元,发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奖补资金1055万元。
在直接融资领域,渭滨区健全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3家企业成功入选2025年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26户,推动民营企业从“信贷依赖”向“多元融资”转型。
风险“兜底”:守牢金融稳定“安全线”
渭滨区坚持将风险防控贯穿金融工作全过程,通过债务化解、非法集资整治、重点企业监测等举措,确保金融环境安全稳定。在政府债务管理方面,该区严格落实法定债务偿债责任,将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分别纳入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
针对重点领域风险,区财政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稳妥化解,多措并举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保障市场主体权益。此外,通过资产盘活、债务重组等一揽子方案,有效管控了区域性债务风险,守住了金融安全底线,确保了区域金融环境的整体稳定。
区委金融办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非法集资排查整治,2024年6月以来新立案侦办涉非案件2起,协查全国性案件5起,清退涉案资金342万元,完成12起非法集资案件销号,全年未发生涉非群体赴省进京事件,区域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渭滨区以系统思维构建金融生态体系,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实体经济,形成了以产融深度融合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渭滨模式”。该模式不仅为打造“西部传感之都”和“中国钛谷核心区”注入强劲动能,也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发展经验。面向未来,渭滨区将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强化资本培育与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更具韧性和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长期繁荣注入持续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更精彩的“渭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