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叫“香椿头”,野菜名何以引发网友共鸣

2025-10-20 15:14:41 作者:邓随新

10月18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南门新区开放。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四只大猩猩中文名字正式公布。今年9月10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发起了一场关于“动物明星”的投票活动,为四只大猩猩征名,吸引约15万人参与投票。在十组名字当中,凭借满满南京味的香椿头、马兰头、小蒜头、枸杞头“野菜组合”名字深受网友喜爱,最终高票胜出。

用野菜命名大猩猩获六成网友支持,南京红山动物园“听劝”

名字从来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情感的锚点。给动物征集名字已经成为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常规操作。饲养员选的音译名,贴近大猩猩听了十几年的原名,是出于照料便利的务实考量;但网友选出的野菜名,勾连的是南京人“七头一脑”的春日记忆——香椿头炒蛋的鲜香、马兰头拌香干的清爽,早已刻进城市的印记。

就像2018年那两只大猩猩“茉莉”“梧桐”,2022年红毛猩猩“毛栗子”,这些带着乡土气的名字,把外来的动物与本地的生活绑在了一起。当大猩猩成了“香椿头”,它就不再是动物园里的观赏物,而是街坊邻里都能唠两句的“老熟人”,这种亲切感,正是冷冰冰的音译名给不了的。这一组组名字不仅连接人与自然的互动,也成为一种温柔的情感表达,有笑点,有人情味,也有这座城市的可爱。

这场投票热潮,本质是一次自发的文化传播。网友为“野菜组”拉票时,顺带科普“七头一脑”的吃法与故事;外地网友围观后,不仅投出一票,更记住了当地春天的味道。十几万网友的参与,让一场动物园的小活动,变成了展示城市文化的大舞台——南京的松弛、幽默与温情,借着“野菜组合”的热度,飞到了全国网友眼前。

更难得的是,这场狂欢里没有对抗,只有双向奔赴的温柔。有人支持音译名,是体谅饲养员的专业与用心;有人力挺野菜名,是偏爱那份烟火气与乡愁。动物园一句“每一票都有意义”,更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公众,让大家感受到被尊重的暖意。这恰是当下社会最动人的模样:专业与民意不对立,理性与情感能共存。大猩猩叫什么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文化的珍视。

从“茉莉”“梧桐”到“毛栗子”,再到如今的“香椿头”,红山动物园的征名活动,早已超越了给动物取名本身。它像一扇小窗,让我们看到:文化不用端着架子,藏在柴米油盐里的乡愁,落在动物名字上的巧思,照样能引发共情、打动人心。当“香椿头”们真正“出道”,被记住的不只是四只大猩猩,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一种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之间最本真的联结。这,或许就是“野菜名”能火出圈的真正原因——它装着生活的烟火,也盛着文化的深情。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