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高特)10月19日榆林市子洲县的山峁间终于迎来久违的晴日,农户们纷纷抢抓天时,在田间地头忙碌开来。

秋田里的玉米垄
晨光初露,驼耳巷乡庙河峁村的黄芪地里已是一片火热。村民们手持老镢头,小心翼翼地从湿软的黄土中挖出深埋的根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雨停了得赶紧收,再晚天要开始冻了。”村民马高升抹了把汗,笑着指向身后装好的一袋袋黄芪根。

水泥路上的谷穗
晌午时分,村里的水泥路就成了天然的“晒场”与“打谷场”。农户们纷纷把地里收来的糜谷穗均匀铺在路面上,过往的一辆辆轿车、摩托车缓缓驶过,车轮碾过谷穗,噼啪作响间,饱满的糜子从壳中脱落——这是黄土高原上代代相传的脱粒智慧。

黄芩收购现场
行至苗家坪镇钟家硷村小桥的一块开阔地,一辆辆满载着刚挖出土的黄芩的农用三轮,从四面八方的山坳里驶来,乡亲们相互打着招呼,互相搭把手地帮着从车上卸下沉甸甸的黄芩,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药贩子们则手持铁叉,麻利地将成堆的黄芩抖散、去土、装袋、上秤……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交织着乡亲们的欢笑声、讨价还价声、车辆引擎声,汇成一曲生动的丰收交响乐。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