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涉人伤交通事故,从责任争议到赔偿到位需要多久?福建省宁德市的答案是:最快两天。
9月以来,宁德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宁德市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与法院、交警等部门共同推出“道交宁无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设立调解服务中心、推行调解前置、全程跟进服务等举措,为涉人伤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化解提供了“宁德样板”。
赔偿争议陷僵局
耐心调解化矛盾
8月30日,陈某驾驶摩托车与曾某未投保的电动车发生碰撞,双方均受伤且负同等责任。事故发生后,陈某担心后续手术费用,向曾某索赔2万元。而曾某作为外卖员,经济能力有限,无力承担,双方争执不下。9月9日,两人来到新成立的“交通事故多元调解服务中心”申请人伤调解。
“当时,双方情绪激动,一个坚持索赔,一个说拿不出钱。”调解员林巧玲回忆道。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她向双方细致说明赔偿计算的法律依据,并仔细审核医疗材料。审核发现,陈某所说“后续手术”并无医嘱支持。基于这一情况,林巧玲引导陈某依法主张合理请求。最终在耐心调解下,双方放下分歧达成一致,顺利结案。
宁德金融监管分局保险科负责人介绍,以往这类未投保事故纠纷最容易陷入僵局,要么“漫天要价”,要么“无力赔偿”,最后只能走上诉讼之路,耗时耗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宁德金融监管分局积极推动设立交通事故多元调解服务中心,围绕人伤调解开展试运行。该中心集成交通事故接警、引导、图侦、办案、调解等功能,重构“分工明确、无缝衔接”协同方式,实现受损群众“一处通办”。
快速调解小额纠纷
高效打破“拖延症”
9月7日,陈某驾车逆行导致蒋某手掌骨裂。事后,蒋某索要高额误工费和后续治疗费赔偿,而陈某则认为金额不合理,拒绝承担。双方互不相让,陷入僵局。9月9日,他们申请“道交宁无忧”人伤调解。
调解员接手后,迅速梳理争议焦点,指出蒋某“超龄误工举证不足”“误工天数无医嘱支持”的问题,并用通俗语言拆解赔偿计算逻辑。最终,误工费按标准核算,后续治疗费一次性协商。从事故发生到调解成功仅用两天,让双方免于长时间拉扯。这得益于“道交宁无忧”机制的“调解前置”设计。
该机制以“调解前置”为核心,由宁德市保险行业协会派驻人民调解员,在道交事故发生后立即介入,并引导涉案群众前往交通事故多元调解服务中心调解,改变以往法院立案后开展调解的处理方式,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林巧玲说:“我们第一时间介入,协助申请垫付医疗费或道路救援基金,并组织开展后续分级调解工作。”同时,法院提前参与调解指导,对复杂纠纷提供法律支持,提升调解成功率。保险公司在事故处理初始阶段主动跟进,提供一站式保险服务。宁德金融监管分局保险科负责人指出,这种模式使群众无需多头对接保险公司即可及时获得帮助,有效防止了非法代理中介介入。
责任未明调解前置
提前化解止纷争
9月1日,一起特殊的交通事故引起调解员注意。一名高一学生郑某骑自行车撞伤72岁环卫工人吴某,吴某需手术治疗,但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尚未出具。吴某家属情绪激动,要求全额垫付医疗费,而郑某家长因被频繁催促而不愿配合,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调解员第一时间对接民警了解情况,建议按“同等责任分摊医疗费”,提前出具协商协议。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吴某手术费用顾虑,也缓解了郑某家庭压力,在责任认定前就稳住了局面,避免了矛盾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道交宁无忧”机制最大的特色就是“全程跟进”。针对群众最关心的“处理效率”与“费用保障”两大诉求,建立“责任认定—救援保障—调解协商—理赔/诉讼衔接”全流程服务举措,精准解决受伤群众急难愁盼,切实保障群众权益,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纠纷升级。
宁德金融监管分局保险科负责人介绍了“全程跟进”的具体做法:一是开展“医疗费预付”服务,避免群众因“没钱治疗”陷入困境。二是建立“一次调解+二次联合调解”分级模式,力争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三是流程透明减“诉累”,让群众心中有数、维权安心。
创新机制显成效
打造“宁德样板”
数据显示,“道交宁无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运行以来,累计接收案件57起,进入调解程序36起,成功化解29起,调解成功率约80%,化解金额45.16万元,道交安全治理成效显著。
当地群众集中反馈“三个满意”:一是对效率满意,多数纠纷在1周内解决,最快两天结案;二是对服务满意,人民调解员全程协助,无需自行对接多部门;三是对结果满意,赔偿金额合理,双方矛盾化解彻底。
谈及下一步工作,宁德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强化部门衔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涉人伤复杂纠纷中的协作流程,建立“日沟通、周汇总”机制,避免“衔接断层”;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员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保障机制稳健运行。
宁德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交警窗口、保险公司网点、街道社区及公众号等渠道,向更多群众普及“道交宁无忧”服务内容与申请方式。此外,将拓展运用场景,探索将“道交宁无忧”机制覆盖范围从“人伤事故”拓展至“严重车损事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鲍曼君)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