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元!基金密集发红包,多只ETF成“大户”

2025-10-27 16:58:10 作者:王小芊

年末基金分红潮持续升温,债券型与被动指数型产品再度成为主角,多只基金单次分红金额突破亿元。

从结构来看,ETF稳坐“红包大户”之位。今年分红金额居前的基金多集中于ETF,亿元级分红频频出现。多只宽基ETF产品单次分红额超过20亿元,凸显出其规模优势与稳健收益的双重特征。

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ETF产品规模扩大、投资者结构日趋成熟,分红正从阶段性回馈转向长期常态,成为基金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周基金密集派发上亿元红包

上周,基金分红再掀高潮。据按权益登记日口径统计,多只基金单次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显示出年末分红潮的延续势头。值得关注的是,大额分红依旧主要集中在债券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两大板块。

在债券基金方面,混合二级债基广发聚鑫A单次分红达2.25亿元;中长期纯债基金泰康润颐63个月和上银慧鑫利分别分红2.39亿元与1.85亿元,表现亮眼。被动指数型基金中,华安上证180ETF分红3.58亿元,汇添富中证上海国企ETF分红1.62亿元,显示出被动产品凭借规模与积累优势,继续成为“红包主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基金在年内多次实施分红。泰康润颐63个月、华安上证180ETF与上银慧鑫利均已分红4次,广发纯债A分红3次,广发聚鑫A分红2次,体现出分红的常态化趋势。

从分红比例来看,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以21.17%的分红比例居首,易方达中证红利ETF的分红比例亦均超过4%,显示市场在震荡环境下对稳定现金流回报的持续偏好。

多只ETF成“红包大户”

下半年,基金分红热度不减。从结构上看,今年的“红包大户”主要集中在被动指数型基金。具体来看,华夏沪深300ETF分红达到28.7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两次分红分别派发27.6亿元、14.73亿元。大规模的被动产品因资金体量庞大、收益积累稳定,成为分红潮中的主力。

除指数类产品外,部分其他类型基金也积极参与分红。例如,QDII基金国泰纳斯达克100分红8.2亿元,REITs产品平安宁波交投杭州湾跨海大桥REIT的两次分红分别为3.6亿元、3.4亿元。此外,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也有分红代表,例如泓德优势领航,单次分红金额达4.62亿元。

从全年维度看,除了少数纯债基金外,几乎所有“红包大户”均为宽基ETF。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次分红超80亿元,稳居榜首;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等单次分红亦超过20亿元。被动宽基产品凭借规模与稳定收益,正成为分红市场的绝对主角。

“巨无霸”指数产品持续成为分红主力

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分析称,今年的“红包大户”主要集中在ETF,背后反映出市场结构与资金偏好的鲜明特征。

首先,从规模角度看,宽基ETF本身体量庞大,资金集中度高,分红总额自然更可观;其次,指数基金以复制标的指数为目标,仓位稳定、换手率低,积累收益后更容易形成可分配收益,为分红创造条件。

从投资逻辑来看,这一分红格局也说明市场正在进入“以稳为先”的阶段。分红不仅是一种收益兑现,也是一种信号——表明底层资产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基金运作健康稳定。宽基、红利低波等权益类ETF分红活跃,也满足了投资者对“现金流型回报”的偏好。

展望后市,ETF分红有望成为常态。随着被动产品规模持续扩大、投资者结构日趋成熟,基金公司也更重视分红在提升投资体验和稳定资金端方面的作用。未来,“规模+稳健”特征突出的ETF,或将继续扮演分红主力的角色,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分红生态。

(稿件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陈科辰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