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厚植营商沃土 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2025-10-28 10:39:16

本网讯 今年以来,安康市紫阳县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机制,通过"领导+干部"帮扶专班、全程帮办代办等举措,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批企业在精准服务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高效帮办解难题,企业吃下"定心丸"

"真是雪中送炭!"安康开宝国中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开宝握着刚刚补办好的营业执照激动地说。作为今年新引进的重点企业,该公司计划在改建的3000平方米厂房和500立方米冷库中大展拳脚,然而关键证件的缺失让企业陷入困境。

得知企业困难后,紫阳县经贸科技局"领导+干部"帮扶专班立即行动,主动揽下这项"瓷器活"。帮扶成员既当"侦探",深入档案室梳理脉络;又做"跑腿",奔波于各部门沟通协调。面对证照资料不全、部门职能调整等历史遗留问题,专班成员迎难而上,硬是将这条令企业"堵心"的断头路,跑成了助力企业加速前进的"高速路"。

"从反映问题到拿到证件,全程都有专人指导,办事效率超出预期。"谢开宝感慨道。在帮扶专班的精准服务下,企业顺利步入正轨,目前月销售额稳定在3000万元,为稳定区域肉价、丰富百姓"菜篮子"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企业"加速跑"

在全力保障项目"落地生根"的同时,紫阳县将服务目光投向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10月22日,走进紫阳县佳欣富硒魔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的厂房内,机器轰鸣,崭新的魔芋精粉生产线正处于投产前的最后调试阶段。

"预计11月就能正式投产!"公司负责人扈兴怀信心满满地介绍。然而就在不久前,企业还面临着厂房老旧、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的成长烦恼。"原先的年产值不高,只能解决20多人就业。"扈兴怀回忆道。

在主管部门的精准指导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企业决心通过技改扩能提升竞争力。让企业惊喜的是,这次扩能之路走得格外顺畅。"从项目年初立项到各种手续办理,速度都非常快!"扈兴怀表示,县经贸局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更让他称赞的是主动上门的"暖心服务":"有关部门主动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忙规划项目,实实在在为我们排忧解难。"

在精准服务的护航下,企业的技改扩能项目快速推进:2月开工,10月即告完成。新建的2000多平方米厂房拔地而起,电力设施完成升级,环保设施同步配套改造。这一系列的帮扶"组合拳",让企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曙光。

优化服务机制,打造营商"新高地"

紫阳县的创新服务机制不仅体现在个案帮扶上,更形成了系统化的制度安排。该县建立"领导+干部"帮扶专班制度,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推行全程帮办代办机制,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开展定期走访调研,主动发现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这些举措的背后,是紫阳县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该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协同配合,形成了服务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企业茁壮成长。紫阳县的营商环境建设结出丰硕成果: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已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争取中央及省级各类专项资金项目16个,25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培育库。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紫阳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从手续简化的"减负",到主动上门的"解难",再到精准有效的"护航",紫阳县通过打造高效、便捷、暖心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搞建设、抓生产。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紫阳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这片致力于让企业"进来、留住、发展好"的沃土,正悄然将优质的"营商"环境,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赢商"未来。

当前,紫阳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紫阳县必将迎来更多企业落户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文/欧绪珍 编辑/陈国伟)

责任编辑:安康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