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零钱用糖代替,问过消费者吗?

2025-10-30 10:50:32 作者:殷源

近日,河北沧州一家赵一鸣零食店用陈皮糖、鹌鹑蛋替代现金找零的事件,引发不少消费者不满。顾客实付10元购买5.1元的商品,应找零4.9元,最终仅拿到4枚1元硬币,剩余0.9元被7颗陈皮糖和1个鹌鹑蛋替代。面对质疑,门店以“1元以下零钱兑换困难”为由辩解,但品牌官方客服却明确回应“不允许”且“可处罚”。这一事件,暴露了部分品牌在新零售转型中对服务本质的背离——效率至上不该以牺牲消费者权益为代价,技术带来的便利更不能成为忽视基础服务的借口。

超市用糖果找零大妈攒够糖果付款 是超市都规定找零钱吗?|超市|糖果-滚动读报-川北在线

新零售模式下,移动支付普及确实提升了支付效率、改变了现金流通场景,但“少数人需求”不应被边缘化。部分门店以“多数人线上支付、仅个别老年人用现金”因此“找零困难”为由,用糖果替代找零,本质是将经营难题转嫁给消费者。即便移动支付主流,仍有消费者习惯现金,老年人、儿童也不便使用移动支付,备足零钱本是商家的服务义务。

门店用商品替代现金,还对糖果“溢价折算”,既迫使消费者接受非需商品,又变相侵占小额权益。正如网友质疑:“糖果能当找零,顾客能用糖果付款吗?”这种单方面变更交易方式的行为,违背了公平交易准则。

加盟模式的规模化扩张,是新零售品牌快速抢占市场的常用路径,但一旦管控缺位,“标准化服务”容易沦为空谈。赵一鸣零食官方客服与门店回应的矛盾,本质上是品牌在规模化扩张中,没能让服务标准与管控体系同步落地。此前有客服称“用糖找零是门店自己的规则,和总部无关”,另一位客服却明确表示“总部有统一禁令,核实后会处罚”,二者自相矛盾。这不仅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更直接暴露了品牌对加盟门店的管控缺失;即便后续补充“需经顾客同意才可操作”,但有网友现身说法,店家“只要顾客不明确拒绝就默认同意”的操作,早已成了行业潜规则。

连锁品牌的核心优势,本就在于标准化服务与统一规则。而新零售绝非“开更多门店+做线上引流”的简单叠加,更需要靠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终端门店的精细化管理:从支付流程规范、服务话术培训,到消费者反馈收集、违规行为预警,每一项都该纳入统一运营体系。若是对门店违规操作放任不管,连官方回应都无法保持一致,只会不断消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事实上,门店所谓的“零钱难兑”,并非无法解决的困局,关键在于商家是否愿意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商家可提前向银行预约零钱、与周边商户协商兑换;若临时出现零钱不足,也应主动、清晰地告知消费者,在获得明确同意后再协商替代方案,而非直接“强行塞糖”。

新零售的升级,终究要回到“服务细节”的打磨。无论是大数据精准推荐商品,还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履约,最终都要落到消费者的实际体验中。找零虽小,却是交易闭环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消费满意度。真正成熟的新零售模式,应当能通过技术手段化解这类“小事”:比如在收银系统中设置“零钱不足预警”,提前提醒门店补充;或提供“零钱自动存入会员账户”“零头自动减免”等灵活方案,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这些看似微小的优化,恰恰是新零售区别于传统零售的核心竞争力——用技术赋能服务,而非用技术规避责任。

“糖果找零”风波,给所有新零售品牌提了个醒:经营便利不能以牺牲消费者权益为代价,只有守住细节、尊重权益,才能赢得长久的市场认可。规模化、数字化、效率化的背后,必须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保障每个顾客的消费权益,完善终端服务的管控体系。技术可以简化流程,但不能简化对消费者的尊重,模式可以创新,但不能突破商业诚信的底线。毕竟,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从来不是靠几颗“糖果”就能敷衍的。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