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木市积极推动社区治理模式创新,通过搭建多元激励与服务平台,推动居民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建设者”,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法治化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激发居民自治新活力
在滨河新区街道新元社区积分自助兑换柜前,网格员正指导居民白占勤用手机上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以前社区活动,我们参与的不多,现在有了积分兑换活动,参加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都能换到食品、日用品等,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白占勤高兴地说。

新元社区积分兑换制度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为核心,以“文明护照+爱心银行”为载体,居民可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活动获取积分。积分不仅可以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等荣誉的关键依据,还能通过线下“爱心银行”或自助兑换柜等方式兑换实用物品。积分兑换实行以来,共吸引100余户家庭参与,在有效壮大志愿者队伍的同时,营造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治理氛围。

“现在通知一发,大家主动报名,积分就像一个催化剂,让邻里关系更融洽,社区氛围也越来越好。”新元社区工作人员李亚梅表示。
随着积分制的落地实施,新元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从65%跃升至90%,每月志愿活动参与人数从不足50人增至200多人,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身为“参与者”,“小积分”持续释放出基层治理的“大能量”。

“微阵地”守护“大和谐”:筑牢社区法治稳定器
若将积分制视为激发社区活力的“催化剂”,麟州街道人民社区的法治建设则堪称社区和谐的“稳定器”。在该社区,集普法宣传、矛盾调解、法律咨询于一体的“法治小屋”,正成为居民身边的“法律贴心人”。

遭遇房屋损坏问题的居民王玉芬,正在“法治小屋”的法治小助手上咨询相关法律事务。随着她的语音输入,所咨询的法律问题迅速得到解答。王玉芬感慨道:“有了这个法治小助手,我们遇到法律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感觉法律就在身边,真的很好、很方便。”
人民社区的“法治小屋”是一个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配备智能“法务小助手”提供即时解答,更有“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定期坐班,通过专业咨询、主题日活动等形式,将精准的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社区法治防线。

“以前我们做普法工作,主要靠发传单、贴通知,效果有限。现在工作便捷了,居民们遇到法律问题,我直接引导他们去小助手上咨询,这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法治意识,也帮我们化解了不少邻里矛盾。”社区网格员杨燕对此深有感触。
值得一提的是,法治小屋还兼具“关爱小屋”功能,为社区内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关爱服务和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我们秉持‘法治惠民,服务到家’的理念,将法律转化为居民身边的温暖守护,打造了‘法治小屋’。如今,居民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社区也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社区书记杨慧表示。
从“小积分”撬动居民自治热情,到“微阵地”筑牢社区法治防线,神木市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不仅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注入不竭动力。
(霍霄 乔雨婷)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