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让农险风控更“聪明”

2025-11-06 14:48:00 作者:房文彬

20251106104947234-50-28a7e.jpg

“过去核保员翻山越岭查地块,耗时半月是常态;现在卫星遥感‘一键扫描’,地块归属、面积、作物秒级识别,承保效率大大提升。”平安产险吴忠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科技让“精准承保”从口号落地变为现实,农户投保更便捷,保险机构风控更精准,双向奔赴中,农业生产的“安全感”持续加码。

农业保险是守护“三农”的坚实盾牌,而精准承保理赔则是撬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在宁夏吴忠,地域差异悬殊、农户经营碎片化、查勘定损成本高、数据碎“孤岛”林立、农户保障获得感弱等难题,曾长期制约农险服务效能。如今,吴忠金融监管分局以科技为“破冰船”,指导保险机构从承保到理赔、从产品到数据全链条革新,以平安产险吴忠中心支公司为标杆,蹚出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让风险屏障更牢固、惠农活水更畅达。

“天地空”定损 分级理赔高效

“采用科学技术查勘定损,理赔款到账快,补种改种的底气更足了!”受灾农户王冲(化名)感慨,科技让“灾后损失”变“灾前预防”,更让恢复生产有了“及时雨”。

灾情面前,分秒必争。在金融监管部门指引下,保险机构积极布局“天空地”一体化勘损体系:卫星遥感充当“侦察兵”,灾前监测作物长势、灾后捕捉受损范围;地面查勘队化身“质检员”,深入田间地头核验灾情;农业专家则当“裁判员”,按“轻度—中度—重度—绝产”13级定损标准,科学划分赔付等级。

此外,辖内保险机构还纷纷通过线上手段提高服务质效。以“平安爱农保”平台为例,农产品价格、气象预警、病虫害识别等信息流如活水奔涌:农户打开手机,就能查到当日鸡蛋批发价、未来7天降雨预报,还能上传作物病虫害照片,AI秒级诊断并推送防治方案。

更便捷的是理赔端:视频查勘让农户“足不出户”对接专家,远程连线实现定损“零跑腿”。单证齐全时,理赔周期从“周”压缩至“日”,最快当日到账。“昨天下午报案,今天上午钱就到卡上了!”菜农李民(化名)的惊喜,折射出数字农险的效率改革。平台上线后,“数据通、服务准、效率升”的优势持续释放。

产业险种创新 智能风控破难题

吴忠是宁夏农业大市,滩羊、肉牛、蛋鸡等特色产业是富民“金饭碗”。各保险机构聚焦产业痛点,推出商业性蛋鸡养殖保险、肉牛价格指数保险等:前者为蛋鸡筑牢“疫病+意外”防线,后者瞄准肉牛市场价格波动,让养殖户不再“看天吃饭”。

技术赋能则让风控更“聪明”:牲畜耳标嵌入芯片,牛脸识别技术秒级“点数”,养殖标的确权难、骗保风险高的顽疾迎刃而解;辖内保险机构联合气象局共建灾害实验室,AI模型提前7天预警冰雹、霜冻,全年开展现场风勘24次,为养殖户抢出“避险窗口期”。肉牛养殖户张大可(化名)说:“去年寒潮预警后,保险公司提示我们要给牛棚加保温膜,300多头牛没受冻,损失少了十几万元。”

站在新起点,吴忠金融监管分局锚定“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持续督导保险机构释放科技红利:一方面规范科技农险运营,筑牢数据安全与合规底线;另一方面推动“保险+科技+服务”深度融合,让农险从“风险补偿”升级为“风险减量管理”。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房文彬)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