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之滨,秦巴山麓,安康市石梯镇如同一颗静谧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驱车行进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两旁是层叠的梯田和苍翠的林地。带领这片土地前行、致力于为其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是镇党委书记陈德荣。
生态为基,描绘绿色发展底色
2022年,面对石梯镇的发展路径选择,陈德荣的思考清晰而坚定:“石梯的最大财富和优势,就是这片绿水青山。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他的主导下,“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兴镇”成为了石梯镇发展的核心战略。
他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具体实践。在产业布局上,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转而深耕“林下经济”,聚焦中药材、特色林果和生态养殖三大特色农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旨在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石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便是这一思路的成果,已有效带动了周边百余户村民增收。
融合创新,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除了夯实农业基础,陈德荣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潜力的文旅融合。他深知,石梯镇临汉江而居,拥有独特的码头文化、民歌民俗和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在他的推动下,镇里开始系统规划乡村旅游线路,打造沿江观光带,修复古渡口遗存,鼓励发展特色民宿和农家乐。
“我们要让游客不仅‘路过’,更能‘停留’,来体验石梯的慢生活与深文化。”陈德荣经常深入村庄院落,与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如何挖掘本土文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他还特别注重红色资源的整理与利用,希望为石梯的文旅发展注入独特的文化灵魂。
凝心聚力,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作为党委书记,陈德荣深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在于有效的基层治理。他大力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让党员下沉到基层一线,成为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的主力军,力求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镇”。
同时,他格外重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定期召开“院落会”、“村民说事会”,让群众关心的事务摆在桌面上共同商议、决策。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各类文明评选活动,旨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在他看来,人居环境的改善同样关乎民生福祉和乡村面貌,因此,“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也始终在扎实推进。
展望未来,绘就宜居宜业新愿景
谈及石梯镇的未来,陈德荣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描绘的愿景具体而温暖:希望石梯的产业更加兴旺,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希望石梯的环境更加优美,生活设施更加完善,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更希望石梯的乡风更加文明,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让乡村焕发持久的活力。
“最终,我们希望把石梯建设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并且能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地方。”陈德荣说。这份愿景,正通过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以及石梯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在秦巴山水的怀抱中,缓缓铺展开一幅生机勃勃的新画卷。
(编辑/陈国伟)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