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短板

2025-11-07 16:26:11 作者:宁晶

近日,平台企业美团公布了行业首个面向全部类型骑手的社保补贴方案。今年以来,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饿了么在多地试点推进相关方案,更多平台企业正在主动作为。

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群众网

近年来,我国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日渐壮大。数据显示,包括外卖骑手在内,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但由于“去单位”和“灵活化”的工作特点,相关群体长期处于社会保障的“灰色地带”。

劳动权益,是保障,更是人心。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捍卫劳动者权益,推动劳动者全面发展,带领劳动者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我们的核心议题。将劳动权益保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保障内容,我国构建起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托举起千千万万劳动者“稳稳的幸福”。时代发展,如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底座的平台经济重构了劳动组织形态。这一变革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也对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挑战。如何增强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制度韧性,成为新的重要课题。这一过程中,企业与政府的协同治理、责任共担,体现了政策灵活性与兜底能力的双重提升,也展现了多方合力推动权益保障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支持、引导、规范新就业形态。2019年,《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要明确平台在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相应责任。2023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发布,针对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平台规则制定不够公开透明、收入标准随意变动等问题进行具体指导。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和创新制度供给,到发布专题指导性案例,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权益保障之网越织越密,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氛围愈发浓厚。

同时,能否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从“短期逐利者”向“长期共建者”转变,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维度。从商业逻辑看,社保投入其实并非单纯的支出,而是对长期效益的投资。通过提升劳动者归属感,可降低人员流动率,优化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企业拿出社保补贴政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实践样本,值得鼓励。当然,目前还存在若干待突破之处:平台责任边界需进一步明晰,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待细化,社保缴纳连续性与劳动者流动性之间的张力仍需政策调适。同时,如何将这一创新模式向更多行业延伸,有赖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力。

创造更好的从业环境、更有前景的发展环境,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让每一位劳动者都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筑牢的是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