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快推进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应用推广,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
据悉,2024年,我国首批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启动,目前已圆满完成,面向企业累计落地保单数量超1500个,总保费规模超1.5亿元,总保额近115亿元,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市场展现广阔前景;面向居民,累计落地反诈险保单超200万单,总保费超2400万元,保额超1000亿元。
《通知》明确,第二批次试点工作重点行业领域主要面向电信和互联网、工业、金融以及其他相关行业领域的企业类保险,重点主体主要包括面向重点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区等主体对象的企业类保险和针对网络安全产品的产品服务类保险。其中,针对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金融机构等,重点保障其网络和数据安全。
同时,《通知》提出,针对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通过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提升全流程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能力。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普惠式网络安全保险提升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防范水平。通过网络安全“园区保”提升园区入驻企业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园区整体网络安全服务水平。
此外,《通知》还提出,结合网络安全产品应用情况,面向抗DDoS攻击、防勒索攻击、终端防护、安全托管云服务等主流网络安全产品,通过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承保其在提供或运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产损失或赔偿责任,为网络安全产品增信。
根据《通知》,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网络安全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保险科技公司、专业测评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科研院所等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机构及行业企业,可单独或联合相关主体申报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典型案例。牵头申报单位应于2025年11月28日前将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典型案例申报书报属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地方主管部门”)。
经地方初审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组织评审后,形成《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典型方案目录(2025年)》(以下简称《目录》)。随后,地方主管部门结合《目录》和本地区发展实际,制定本地区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提出,鼓励地方综合运用现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版(次)高端软件、产业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政策支持举措,从政策、资金、资源配套等方面为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试点提供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网络安全保险作为网络安全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是有效防范网络风险、实现风险转移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有助于增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进程中的网络安全韧性,更对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护航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业要以试点为契机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要发挥保险的职能助力国家安全网的建设。”陈辉认为,一方面要丰富产品与服务供给,构建覆盖风险识别、预警、响应与恢复的全链条综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凝聚多方合力,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跨行业协同,共同构建网络安全保险生态体系。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朱艳霞)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