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山科技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来自亚非欧2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40余位教育官员与学者,在参加“人工智能时代师生的社会情感学习”国际研讨班之余,打卡岱庙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沉浸体验泰安非遗文化。

作为一所扎根泰山文化沃土、注重“以文化人”的高校,泰山科技学院将非遗传承融入育人体系——2024年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泰山石文化》《城市与文化遗产》等纳入“传统文化通识课”,年均开展非遗体验活动80余场,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向世界。本次研讨班特别设置的非遗文化体验环节,正是学校“非遗进校园+国际交流”的实践:代表们在腾跃翻飞的南派醒狮表演中感受民俗艺术的灵动;在墨香氤氲的泰山碑刻拓印中触摸历史文脉;在精雕细琢的“福字”“泰山松”主题传统刻纸间体悟匠人精神;更在岱庙千年苍柏下、篝火光影中,伴着民乐旋律畅叙友谊、共话文明。“我很高兴看到两千年古树的保护,我们保存这些东西为了下一代,这非常重要。”一位外国友人感叹到。


从校内学生必修非遗课程,到邀请国际友人沉浸式体验,学校以“课堂+实践+交流”的模式,让非遗成为连接师生、沟通中外的文化纽带。这场融教育交流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际盛会,既是泰山科技学院践行“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也彰显了学校以非遗为桥、促进民心相通的使命担当。
来源:大众新闻 李培乐 通讯员崔淑涵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