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护理保险是守护失能群体生活质量的“民生暖阳”,而护理队伍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这缕阳光能否温暖每个需求家庭。
人保财险淮安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伟介绍,开展长护险经办服务以来,该公司始终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核心,在传统线下培训基础上创新推出“云端课堂”直播培训模式。截至目前,已开展3期培训,覆盖31家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受益1000余人次。这一模式为长护险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打破时空限制、降低培训成本、激发学习热情,推动江苏淮安长护险服务向规范专业迈进,走出一条可借鉴推广的服务新路。
从“培训难”到“模式新”
一大早,淮安长护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清江浦区郦城国际小区,为失能老人陈其宁开展上门服务。今年68岁的陈其宁,因病常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为了让陈其宁能够享受更加周到、专业的照料,前不久,家人为他申请了长期护理险待遇,经过复核评估,陈其宁成为淮安市全市首个享受长护险护理服务的参保人员。
“以前一个月光请护工就要5000多元,服务的质量也不太行。现在有了这个长护险,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也非常细心。像给我家老公洗头、擦身子、按摩、洗脚,里里外外的,真的让我们家属又省钱又省心。”家属王霞动情地说。
这得益于人保财险淮安市分公司“云端课堂”。之前,该公司的护理培训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地域限制显著,线下集中培训让偏远地区护理员路途奔波,参与率偏低;二是人手紧张矛盾突出,护理员外出培训导致机构照护力量空缺,影响失能老人日常照护;三是内容针对性不足,传统课程笼统宽泛,对褥疮预防、老人移位等实操重点讲解不深,难以匹配工作实际需求。
针对这些痛点,该公司依托智能长护险服务中心技术支撑,主动打造“云端课堂”直播培训模式。以“长护险演播室”为核心枢纽,联动全市各护理机构实现培训资源“云端直达”,创新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实时互动”三维模式,精准破解传统培训“覆盖有限、成本偏高、内容不精”的难题,让优质培训资源惠及每一家机构。
从“建起来”到“用得好”
为让云端课堂从“建起来”到“用得好”,该公司构建“团队+内容+流程”三位一体体系,确保课程干货满满,提升培训实效。
团队组建“规划+授课+保障”铁三角:社保骨干统筹安排协调;护理专家负责课程设计与实操演示,确保知识易懂;技术人员保障设备与直播顺畅。三者协作筑牢质量基础。
内容聚焦褥疮预防、老人移位等实操难点:以褥疮预防与被动转移专题为例,理论部分用图文讲解成因、评估及预防要点,明确转移先评估、再操作、防跌倒原则;实操环节专家分步演示,多机位呈现细节并解说,解决线上学不会问题。
为避免单向灌输,建立“互动+巩固”闭环:直播时讲师即时回应翻身频率、腰部防护等疑问;课后推送资料与回放,方便碎片化复习;联合机构实操考核,确保学用转化。
从“出成效”到“可推广”
目前,人保财险淮安市分公司的“云端课堂”已成功举办三期,覆盖大量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持续较高。这一模式在技能提升、服务优化和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护险运营新经验。在技能提升上,护理员能力增强,机构反馈老人照护舒适度改善,家属满意度提升,服务专业性与温度双强化。在成本效率上,打破时空限制,机构省去交通等费用,避免照护空档;回放功能提升学习灵活性与效率,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负。在行业赋能上,云端课堂纳入常规培训,计划增设感染防控等课程;联合医保探索培训—考核—认证机制,推动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标准引领转型,提供淮安样本。
“云端课堂的实践,是长护险服务中科技赋能民生的生动诠释——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突破,以实效为目标精细运营,以长远为考量构建体系,始终紧扣服务失能人员、提升护理质量的初心使命。展望未来,人保财险淮安市分公司将持续依托智能长护险服务中心,为云端课堂注入新动能:计划引入沉浸式模拟学习功能强化实操体验,针对不同机构、岗位开发定制化课程提升精准度。将以更专业的能力与创新的精神,守护失能群体的健康与尊严,为淮安民生保障事业书写更多暖心答卷。”李伟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祖兆林)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