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

2025-11-28 14:06:00 作者:杨正宇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旨在夯实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保障产业安全的支撑作用,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人工智能大会2024:开启人形机器人之战-AI创业之家

在人工智能的宏观战略与治理框架中,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技术向善、提升社会效益的科学路径,其成功依赖于跨部门、多主体的持续协作。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已经发布30项,正在制定的有84项,主要覆盖基础软硬件、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和安全治理等核心板块,标准化进程方兴未艾。标准是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的基石,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有标可依,打通层次间接口与协同要求,避免标准孤岛。标准为人工智能市场设立秩序门槛,推动形成健康、规范、可持续的竞争环境,为产业发展立“规矩”,倒逼产业迈向安全、可及、可信、可靠的高质量发展。标准也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关键工具。人工智能全球标准尚未定型,主要国家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伦理治理等方面全面发力,旨在通过标准输出引领全球产业链生态,塑造有利于自身的技术秩序与市场规则。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是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紧迫任务。

筑牢基础设施根基,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系统化整合基础共性、基础支撑与关键体系三大类标准。一是建设高性能、高效率的基础共性标准和基础支撑标准。夯实大算力、稳运行、高协同、宽扩展的算力基础,打通采集、加工、流通、运营的标准化数据利用链条,汇集大模型生产、管理、应用的“一体式”平台保障。比如,制定人工智能通用术语标准推动跨场景协作,搭建人工智能技术互通应用标准引导研发方向,发布算法、算力、模型的成熟度与可靠性标准以便评估流通。二是强化自主可控、特色突出的关键体系标准。整合大规模异构计算集群,厘定高质量通用数据集和行业数据集,协调国家级中心与地方节点的网络布局,建设国家级大模型平台。比如,提升国产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制程和封装标准,明晰数据集披露和使用标准,出台自主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标准。压实基建、强固框架、优化模型、赋能应用,提升适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设施保障水平,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构建有机衔接、协同配套的现代标准体系,整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与企业标准,形成标准合力。国家强制性标准夯实基础保障、聚焦关键技术、划定发展红线,为产业建设“铺路奠基”。比如,制定人工智能内容标识标准、风险评估和处理标准、伦理标准等。国家推荐性标准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侧重先进技术规范、契合特定场景、提炼特色指标,为产业发展“提挡加速”。人工智能发展的落脚点在应用,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比如,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覆盖医疗、交通、教育等民生需求;提高智能诊疗、智能护理、智能情感陪伴等标准,因应养老的多样化供给;完善智能种植培育、检测品控、营销与宣推等标准,助力地方地理标志产品建设。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助力品牌产品培育,为产业生态“锦上添花”。比如,完善知识蒸馏的步骤标准,推动模型产品迭代;细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准,引领企业有序发展;拟定人工智能商业秘密保护标准,减缓人工智能深度合成企业的发展之忧。强化不同标准间的同步规划,搭建多层次、多场景标准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实现标准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标准支撑。

引领国际治理格局,协同全球主流标准机构,共建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以多元角色实现立体参与,推动中国方案深度融入国际标准体系。一是推动国内标准“走出去”“站得稳”。以倡导者、建设者、参与者等身份,深度参与技术、伦理、安全、评估等全球标准制定。将我国在算力测评、软硬件接口、内容标识等方面的成熟实践,转化为区域标杆和全球规范,划定国际标准的“中国高地”。二是发起成立世界人工智能专门组织机构,共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畅通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及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对话渠道,发起共建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融通国际条约、倡议、标准组织政策、标准规范,兼顾硬法、软法优势,搭建包容、开放、安全、互惠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三是立足人工智能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构建多层次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网络。比如,与欧盟等区域组织实现标准互认。四是培养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人才队伍。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培养环节,提高人才创造意识和技术素质。以人工智能技术和涉外政策法规为锚点,培育具备国际视野、掌握跨文化交流能力、关切产业实践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人工智能国际标准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